从南京到广西:王康才教授的支教故事

期次:第999期       查看:1148

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我校园艺学院王康才教授退休后报名参加支援西部教育。他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开新课《中药生态农业》,还指导中药材种植并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王康才教授分享了支教经历和收获。



2020 年 2 月,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旨在推动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加快补齐西部高等教育的短板。在众多积极响应的高校教师中,我校园艺学院王康才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他以实际行动支持着西部的教育事业。

不忘初心,支教新篇启航

王康才教授在我校园艺学院任教多年,主要进行中药学研究,退休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报名参加了教育部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王康才表示:“我喜欢教书,当得知有这样的机会时,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2023 年 10 月,王康才踏上了前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支教之旅。对王康才来说,这次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王康才开了一门新课《中药生态农业》,讲授生态与绿色农业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课程,王康才力求把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实施课堂改革,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备课既要备教案,也要备学生。 ”发觉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速度有所不同,王康才便逐步调整自己的授课节奏,将更多实例融入概念原理的讲解中。 “讲到生态学原理时, 我会拿太湖富营养化来举例讲解如何维持自然界平衡,学生们也就更容易理解。 ”

王康才参与指导申报特色职业本科教材 3 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材加工与养护》《中药炮制技术》,还参与了《中药材加工与养护》教材的编写与线上课程的建设。 除此之外,王康才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他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学生们指导,更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指导中药材种植,教授“开小灶”

距离南京 1743 公里的广西,气候条件与土壤类型都与南京有所不同。作为我国的“天然药库”与“中药材之乡”,广西是无数中药研究人员的向往之地。 在广西,人们常喝含有中药材的、具有一定功效的药茶,甚至对药茶的配方颇有研究,如消暑去痧的“布惊仁茶”、去积止泄的“萝卜苗茶”,清热开胃的“拔子叶茶”等。 研究“药食两用”的南方中药材便顺应了当地人对“大健康”的重视。

王康才参与的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研究项目便是中药材种植的一种创新性尝试。 中药的种类丰富,在各种生境下都能生长。 广西地形复杂,山地林地资源众多,因地制宜搞好林下、山地药材种植管理技术研究,不仅保护了我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还能够提高土地的附加值,为老百姓带来实打实的收益。

在光伏板下种植的中药材可以选择喜阴耐阴的中药材种类如砂仁、草豆蔻等。 作为公司的咨询交流顾问,王康才不仅经常走访调查区内大型企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还带领青年教师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科技服务 3 次。王康才说,在跟进这些项目的同时,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南药”,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丰富了自身的知识。

近年来,广西政府加大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了中医药千亿产业发展目标,中药材产业发展态势明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站的邀请下,王康才在玉林市举办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促乡村振兴”培训班上作题为《中药生态农业与模式》的专题授课,当地农业农村局业务骨干共 140 余人参加培训。王康才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得到参会人员的好评,为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助力当地青年教师成长

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卢诗剑、黄杰老两位青年教师主动申请成为王康才的助理,向王康才学习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经验。王康才毫无保留地指导两位教师如何备课、 钻研教材, 如何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 即使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到两位教师的课堂听课,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一年来,我把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教室的所有老师的课都听了一遍,特别是我的两个助理老师经常邀请我到课堂听课、面对面的交流指导。 ”在王康才的指导下,卢诗剑去年取得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1 项。

授课之余, 王康才还为食品药品工程学院的教师开展了题为《科研与科研选题》主题讲座,给全体教师“传经送宝”,使全院教师对科研如何选题申报、开展研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青年教师申报科研的热情。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科研方向、帮助修改课题申报材料的作用下, 在 2024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立项名单中,王康才所在的食品药品工程学院是各单位立项最多的学院。王康才指导的青年教师卢诗剑完成课题研究 2 项。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拥有包含各个生产环节的大车间,鼓励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在相互交流学习中,才能不断进步与成长。 ”王康才勉励青年学子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多多参与实践交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上,把技术学到自己手中。

“一年时间太短,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今年是王康才支教的第二个年头,对他来说,在广西的支教的经历让他收获颇丰。“在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广西工作,与大自然接触,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

“与年龄相应的,是经验的增加。 ”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教书育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光发热,是银龄教师们心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校报记者团 徐畅 指导教师 赵烨烨 谷雨)

报刊导读